2025年5月29日
成果出版
 

樊勇明:“安倍访华,‘破冰’之后仍需奋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8日,日本内阁新首相安倍晋三应邀访问中国,重启中断5年之久的中日首脑会谈。这是中日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却长期无两国首脑的互访,这是极不正常的。安倍应邀访华,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高层交流,特别是首脑间的互访和会见将会使中日关系转暖升温。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安倍到访之日,正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时。这让人联想到,重启中日首脑互访是中国把和谐社会理念用于国际关系的实践之一。
  中日经济交流有望持续上升。近年来,中日经济交流是有发展的。但是,同美、欧对华经贸的迅速扩大和深化,日本对华经济交流明显“失速”。这里固然有日本国内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来自政治的干扰。小泉在历史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给中日经济交流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现今的中日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政经不可分离。日本经济界人士早就在担心“政冷”导致“经凉”,一再批评小泉等人的错误对华政策。以此为背景,安倍访华消息一经传出,正在英国访问的日本经团连会长御手洗马上发表谈话表示欢迎,他说,“政治环境一旦转圜,民间商业活动一定会上升”。在这个问题上,安倍看得也很明白。他在其施政演说中指出,要通过“把技术创新与全球化相结合来实现日本经济的真正增长”。事实已经证明,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成员,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如此,来北京访问前,安倍又一次强调日本经济和中日关系密不可分,政治和经济是中日关系的两个轮子。
  寻找和扩大共同利益是发展中日友好的关键。安倍访华是“破冰之旅”,破冰之后仍需奋力。从战略上看,要真正发展中日关系,还必须积极寻找和扩大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添加内在动力。中日双边经济交流是最大的共同利益,还有朝鲜半岛无核化、亚太经济合作和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全球能源稳定供应和环境保护等等,都需要中日携手合作。共同的利益会形成共同的关切,共同的关切会带来共同的发展。这就是双方在会谈中一再强调“克服困难,扩大共同利益”的意义所在。
  安倍访华是中日关系改善的第一步。安倍选择北京作为他就任首相后的第一个出访目的地,充分表明了他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决心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倍访华确实是打开日本亚洲外交僵局的“破冰之旅”。众所周知,正是日本领导集团中的部分人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再三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才使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水平不断下降。要让中日关系真正转圜还有待时日,还需要安倍拿出具体行动,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作者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关闭]
 
2005-2025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