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出版
 

樊勇明:“从区域战略影响看日本经济复苏”,《解放日报》,2004-10-16

              从区域战略影响看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经济复苏必然在其对外战略中得到表现,特别是在东亚区域的合作中产生影响。
  1、内需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为日本在区域合作中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就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来说,谁能提供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充沛的资金,谁就能成为合作的纽带和主导。日本要想在东亚经济合作中起一定的主导作用,必须在两方面有所贡献:即随着日本经济复苏的新趋势,进一步逐年提高一向紧闭的日本国内市场大门;再加上日本强大的资本输出能力,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有望得到加强。
  2、在东亚地区的国际机制运作空间增大。目前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可称得上国际机制的除了APEC以外,大体上有三种形式。一是10+3,即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之间的对话;二是3个10+1,即中、日、韩三国分别同东盟10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协议谈判;三是中、日、韩3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对上述四种东亚地区的国际机制,日本的态度冷热是大不一样的。决定态度冷热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从中获利期望值的大小。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通商白皮书》等官方文件分析,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日本企业的“利润源泉”和“雇佣源泉”。2003年版的《通商白皮书》中引用了东南亚企业战略研究会的资料说,按WTO于1992年设立的全球贸易分析工作小组开发的衡量各国贸易政策的一般均衡模型计算,如果日本与东盟10国建成自由贸易区的话,日本的GDP规模将会每年增加1.1万亿日元到2万亿日元,并能创造出15—26万个就业机会。正因如此,日本政府对东亚区域合作空前热情。2003年10月,小泉首相在日本东盟首脑会议上决定自2004年起开始同其它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将于2012年底大体建成。目前,日本同东盟10国的谈判大都已经开始,有的进展十分迅速。
  3、中日关系的重要性空前凸现。无可讳言,在10+3、3个10+1和中日韩3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中,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明显落后。日本外务省发表的《日本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在论及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优先顺序时,使用了“应该首先追求同韩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然后以此为基础中长期地筹组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邻国(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这一措辞微妙令人深思的说法。在舆论上,无论日本的报刊还是中国的媒体近来都有“经热政冷”的说法,虽然不确切,却也反映了中日关系的一个侧面。
  不过,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使中日经济关系的性质有了根本的改变———由中国单方面依靠日本演变成了中日双方互有需求相互交流。这正是中日关系的进步,也证明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日本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形势下,通过推进中日两国经济合作寻求合作共赢是一篇尚未开笔的大文章。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樊勇明

[关闭]
 
2005-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