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日关系2017》年度报告对外发布

2018-04-11

       2018年4月11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牵头组织中日两国学者撰写的《中日关系2017:战略对峙中的转机》报告发布会,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召开。
       这是复旦大学连续第四年推出的中日关系年度报告,其特点是中日两国学者共同撰写。主要撰稿者除复旦大学胡令远、臧志军、冯玮、包霞琴、高兰、贺平和王广涛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商务部宋志勇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院江新凤研究员和日本创价大学汪鸿祥教授等参与。日本东京大学川岛真教授、庆应义塾大学田岛英一教授和早稻田大学青山瑠妙教授也在报告中对中日关系整体及关键问题进行了解读。
       报告书“总论”部分,对2017年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此外,报告书还从“涉险过关的安倍政权”、“日本社会的变化与中日关系”、“日本军事发展的动向及其特点”、“中日海上安全形势”、“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关系”、“中日经贸合作的变化”、“通商4.0时代的日本”、“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日本对华认知的重启”等8个专题切入,对2017年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解读。
       报告书指出,2017年中日关系的总体态势是从全面对峙到出现转机的一年,导致中日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国际格局变化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日本以及中国国内发生了促使中日两国关系缓和的要素。同时,报告书也指出,当前中日关系的回暖态势并不稳定,改善之路仍在摸索之中。因此,报告书提出如下建议:1、日本放弃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或假想敌的观念;2、中国应当认识到日本对海洋通道安全的关切,创造条件促进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交流、增信释疑;3、最大限度地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深化双边经贸合作;4、就中日关系发展的长期愿景进行顶层设计。
       报告书指出,2017年安倍内阁出现一系列丑闻并持续发酵,安倍首相虽然采取突然提前大选举措并借此涉险过关,但丑闻已经危及安倍执政的信用基础。另一方面,自民党仍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击打能力,其一党独大的政治生态可能还会延续下去。
       报告书认为近年日本社会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未必直接会给中日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日本社会并非右倾化而是更加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也给中日关系调整带来契机。更加重要的是,当前日本社会面临的诸如少子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中国而言都是在今后极有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正确认知日本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军事安全是近年日本政府大力推进的领域,同时也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议题。报告书指出,日本不断增加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提高海空作战能力,加剧了中日东海紧张的局势。但同时,中日之间也取得了有限的合作,比如两国就东海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基本共识,这对于有效管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2017 年以来,中日海上安全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国在有关钓鱼岛、南海问题等主权及海洋权益争端持续的同时,海上安全合作也有一定进展,出现了消极和平状态下的复合型竞争与合作态势。中日双方不断进行战略试探、摩擦与合作。报告书认为,中日海上合作空间巨大,在反恐、海上搜救、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海洋国际治理机制建设、“欧亚大陆蓝色围带”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可以加强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有益于中日两国,也将造福于东亚地区各国,促进东亚海上治理的全面实施与顺利发展。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关系问题,报告书认为,随着中国持续有效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日本对待“一带一路”的态度上有所松动。当然,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转变并非主要基于中国因素的考虑,内政因素和美国因素的冲击,也在客观上迫使日本重新审视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态度转变目前只限于言说,尚没有切实的行动表明日本真正接受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或者制约日本参与“一带一路”的主客观因素仍然长期存在。
       在经贸合作领域,2017年中日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积极迹象。报告书指出,两国的贸易投资都出现增长势头,经贸合作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两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两国的政治互信欠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2018年值得期待的是通过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7年日本在“巨型FTA”的缔结上取得较大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退出TPP谈判之后由日本引导成立的“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报告书认为,在“美国第一”和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的背景下,CPTPP和日欧EPA的达成无不积极意义,对于其他进行中的FTA谈判乃至面临困境的经济全球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报告书指出,日本过去一直采取的对华固有认知在2017年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反转,“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应运而生,在某种程度上促生了中国论的认知重启甚至范式转移。同时,对中国而言,如何持续、高效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承担作为大国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粉碎“中国威胁论”的虚假命题,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位日方学者对报告书总论和专题进行了书面评价。其中,东京大学川岛真教授认为,中日关系回暖态势是大趋势,但是还需要“机遇之窗”予以保障,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贫富差距治理等民生领域,日本拥有相关经验和教训。对此,可以将中国内政的大转换同两国关系的改善相衔接。川岛教授还建议尝试一些可以有效测评双边国民感情以及增加相互认知的渠道,毕竟在缺乏互信基础上的相互猜疑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根本改善。
       田岛英一教授指出,中国应该客观认识近年日本国民产生的对于中国的一种弱国心态,只能通过全方位增加相互间的交流来实现这种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较之于数量,更应该重视质量。学者、企业家等对两国关系改善抱有积极态度,可以创造渠道增大交流。此外,无论是安保领域,还是“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上的两国合作,都可以分阶段积累信赖关系,逐步推进。
       早稻田大学青山瑠妙教授对报告书做出积极评价,并指出中国应该理解日本对其海洋通道的重视。中国政府的对日政策和认知都出现了变化的端倪,但是以当前情况来看,中日两国相互之间对对方关切议题的理解还不够充分,这成为改善双边政治关系和国民感情的瓶颈。既然中日两国都认为两国关系重要,如何打开突破口是两国学术界的共同责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负责人胡令远教授主持了发布会,课题组主要成员就各自承担的报告主题进行了汇报。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吴寄南研究员、日本学者太田英昭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胡令远教授指出,“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已经成为复旦大学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报告书以“中方学者撰写、日方学者评论”的形式,实现了中日两国学者之间的深层次对话。中日关系出现回暖征兆,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及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中日关系的真正转圜任重道远,需要两国的共同努力。
       吴寄南会长高度评价了报告书的意义,认为通过报告书的内容可以大致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同时对新的问题、挑战以及对策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另外,本报告书的特色是不局限于中方学者的自说自话,而是把日本代表性的知名学者的观点也纳入到战略报告书的内容中,通过中日两国学者思想的碰撞,让中日关系中的重要议题得到深入的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最后,吴寄南会长对今后战略报告的撰写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体例和注释规范上的统一,第二是增加中日关系大事记,第三是建议增加诸如日台互动情况等重要热门议题。
       太田英昭教授指出,报告书除了国际关系/国家间关系的视角以外,是否有可能考虑日本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即对日本国内的社会和人民做深入考察。他这一从大视角、大范围来考察认识中日关系的建议,饶有意义。
       最后战略报告课题组成员还回答了出席发布会媒体记者的提问,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关闭]
 
2005-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