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出版
 

新民网,复旦研究报告|2016中日关系:低位徘徊与嬗变,2017年4月14日

复旦研究报告|2016中日关系:低位徘徊与嬗变
来源:新民晚报社
记者:吴宇桢
http://newsxmwb.xinmin.cn/world/2017/04/14/30957822.html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前发布《中日关系:2016——低位徘徊与嬗变》专题研究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中日两国学者研究撰写。这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连续第三年组织学者合作研究的中日关系年度报告。此前,中心相继发布了《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多层面和中长期战略的视角》(2014年)和《中日关系:2015》两本报告书。
    本次报告详细梳理了过去一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报告认为,2016年的中日关系依然在低位徘徊,并处于嬗变中。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中日两国综合实力发生近代以来的根本逆转,在国际关系依然由以权力政治为核心理念的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在随着冷战结束而民族主义乃至民粹主义上升的时代风潮中,加之复杂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因素,日本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加深,两国关系渐呈全面战略对抗态势。
    报告指出,中日关系的“嬗变”,主要指2016年日本关于解禁集体自卫权相关法案正式实施之后,日本在军事方面将有大的拓展:一方面体现在在武器装备的研发(特别是共同研发)、制造及销售,另一方面则是在外交上大力增加军事内涵。安倍政府将更热衷于“2+2”模式,并逐步使“防长”一级砝码加重。其在2017年的外交开局中对东南亚和欧洲的访问,无一不浸透这一色彩。日本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抓手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并以此为主要平台,以东海、南海为重点区域,以印太为广域战略依托,并拉拢北约,着力构建打造对华军事包围网络,是未来一段时间构成中日关系嬗变的主要因素。
    报告还对中日关系的趋势和变化作出了分析和展望。展望中日关系的未来,2017年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报告认为,这些重要节点虽然会成为反思中日关系的良机,但总体来看,却未必能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契机。自民党关于延长总裁任期的决定,理论上使安倍可以执政至2021年。在安倍政权下,中日关系很难走出目前低位徘徊的状态。
    另一方面,虽然中日关系的改善与根本好转需要时间,报告认为,更需要两国有识之士审时度势,积极作为。报告从日本社会变化、历史问题、日本军事发展动向与中日关系、海洋问题、日台关系、中日经贸合作、中日关系与区域合作等7个专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报告认为,中日两国应共同探求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国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与新的平衡点,并不断积累共识。报告建议以机制化的智库交流为探索和积累这种共识的主要平台之一。报告还指出,中日关系的未来,从长期和根本上来说,就日本而言无疑还是要寄望于广大日本国民。
    据介绍,今年的报告除了复旦大学胡令远、臧志军、冯玮、高兰、包霞琴、贺平等学者参与了研究之外,还邀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宋志勇研究员、军事科学院江新凤研究员和日本创价大学汪鸿翔教授等智库和在日华人学者参与了报告的研究与写作。日本几位教授也在报告中发表了日本学者对中日关系整体及关键问题的看法与观点。
    新民晚报记者 吴宇桢

[关闭]
 
2005-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